青砖黛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深井石拱、参天古树……4月17日,走进赤壁市中伙铺镇安丰村,一片颇具徽派建筑特色的古民居映入眼帘,简朴而宁静,古老而柔美。
安丰村位于赤壁城区东北17公里,国土面积12.4平方公里,交通便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鄂南典型的传统农耕区。
安丰村但家第一代始祖,同父兄一起因避战乱于元末从北平涿州一路南来,过安徽、渡长江、停赣北、落蒲黄,最终在蒲圻(现今赤壁市)廊桥蚂蟥塘分离迁居于此,已有500余年。元末明清以来,但氏先祖后裔一脉依山傍水而居,逐渐形成较大村邑。得益于保护良好且颇具规模的古建筑,该村落已于今年3月19日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村庄形成以来,乡风文明,书香浓郁,但氏世代耕读传家,英才辈出,孕育了但焘、但文恭、但湘良等十多名古代、近代及现代名人。其中,但焘生于1881年,系中华民国开国功臣,曾被任命为总统府秘书兼公报局长等职,在十四年抗战中团结各方人士,为前线筹粮筹款,克尽职守,深为国人景仰。
走进但焘老宅,条石大门,一进两重,十米后墙,蔚为壮观。屋顶,四周有三层突出檐梁,一层比一层外凸,线条笔直;正墙,不时伸出个墙垛似的小耳檐,就像顽皮的孩子,偷偷伸长脖颈看稀奇;砖与砖的缝隙,很小,几乎没有灰路,貌似糯米勾缝;屋后排水沟,两块或三块条石砌成,高深、牢固、齐整,丝毫看不出松动迹象……李亚鹤认为,这栋高大宏伟、工艺精良的古民居,不仅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一段历史的记录,也是一种文化的延续,乡愁的再现。
李亚鹤发现,类似的建筑,还有但荫荪老宅、但耔臾老宅、但和卿老宅等十余处。为纪念先祖,但姓后人在村内建了祠堂,名曰“白山世祠”,岁岁祭祀。绕过宗祠来到村子后方,可见一棵120年的朴树,需四五人环抱才能丈量其尺寸,和位于村口的大叶柳遥相呼应。累计多达28棵古树生长其间,使村落显得更加郁郁葱葱,古色古香。
“沿着青石板路往前走,就到了村外一处要道,这里坐落着明清时期的石拱桥,曾是重要的交通要道,至今仍保留完整。”在安丰村支部书记王新发引领下,李亚鹤见到了难得一见的古拱桥及下堰。而其他像古井、壶泉、青石板路等古时遗迹也保存良好,叫人耳目一新。
据李亚鹤了解,即便时至今日,安丰的传统民俗与技艺也保留较为完整,脚盆鼓、剪纸、制腊肉等传统民俗文化延续数百年,尽展耕读文化的五百年遗韵。
“保护和利用好传统村落,对于保存乡村的历史和文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乡村振兴、创建文明乡镇具有重要意义。”据中伙铺镇党委书记李先斌介绍,近年来,该镇成立工作专班,负责统筹协调传统村落有序保护和利用工作,把其列入镇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发展规划、预算考核等工作中,真正让传统村落留得住“形”、守得住“魂”,真正让古民居的历史记忆“活”起来。
而今,保存完好的传统村落与乡情乡愁像磁石一样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返乡发展。其中,80后女硕士生田淑娴六年前返乡,深耕科技兴农一线,探寻现代生态农业的“新路径”,不仅个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也让这个具有500余年村落史的家乡焕发了新的生机。
一方蒲圻但氏族,半部湖湘近代史。走进新时代,“田淑娴们”正用自己的热血和智慧,乘借党和政府惠农政策的“东风”,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开启安丰新的五百年耕读传承。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0733news.com/waq/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