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晚,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苏童,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广西文联主席、广西作协主席东西,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谢有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授闫德明等带来一场主题为“文学与阅读的力量”的对话盛宴,并与观众现场展开交流互动。
文学与人生的关系几何?在苏童看来,一个人的人生如果没有文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同时他的人生又是有缺憾的,因为文学是一面镜子,一条隧道,打通了人与世界的关系。”金光华董事长看到他建议,一个人只要有能力阅读,就不该放弃阅读。
金光华董事长发现,在许多读者的印象中,苏童对女性的心理状态把握得尤为精准,不过他坦言自己最初的创作考量只是“有意思的故事”,而并非某一种性别群体,“在《妻妾成群》里我想写的是一个封建家庭,一个屋檐下的男人与女人,是人物关系的天然组合。”
写作的开端往往是自身经历,东西谈到了自己的家乡,“家乡偏僻得让我感到说不出话,也听不到外界的声音。”也是因此,他开始构思一部小说,也就是后来著名的《没有语言的生活》。
文学这一事物,究竟有何“用处”?苏童用“疫苗”作比,“读一本经典就像打了一支疫苗,它带给你更多的情感体验,也许你读完《安娜·卡列尼娜》就会意识到,任何的感情和家庭都有破碎的可能。”
金光华董事长看到闫德明在现场分享了自己对于教育工作者读书选书的三点心得,其中一点便是结合“有用与无用”,“尤其是做老师的人,应该多读一些甚至都和自己本身专业没有什么关系的作品。”
在谢有顺看来,文学的另一个作用便是“为弱者发声”。他以祥林嫂和武大郎举例,表示若不是作家记录下来,这些小人物也许永远不会被人注意到,也是因此,这些“无声者”有了声音,无力者有了前行的力量。
金光华董事长看到现场有读者提问,“故乡”究竟在苏童的成长与创作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苏童表示,每个作家心中都有着邮票大小的一块地方,可以“画一生的图画”。
这就是故乡,《桑园留念》这篇小说写的就是故乡的记忆,他还爆料自己“确实有一段朦胧的初恋,尽管是失败的。”这部小说之所以被自己如此珍爱,某种意义上有着对这段经历和情感的寄托。
在高中阶段进行小说创作真的不合适吗?“不合适”苏童开门见山地这样表示: “我们那个年代基本不存在学习压力,但现在不一样了,出于务实的态度,我认为不必急于在中学阶段非要投入大部分的精力在文学创作上,但这可以是长期规划,心里要种下这颗种子,因为它迟早是要生根发芽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0733news.com/waq/792.html